天顺娱乐投資謹遵基金業協會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之規定,隻向特定的合格投資者宣傳推介私募投資基金產品。
貴機構/閣下如有意進行私募投資基金投資,請承諾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的條件。
即貴司/閣下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隻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之一:
(一)本機構淨資產不低於 1000 萬元;
(二)本人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不低於 300 萬元或者最近三年本人個人均收入不低於50 萬元。
(本文共1816字,預計閱讀時間約5分鍾) The world no eternal enemies, no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 Churchill 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爾 7月1日,矛盾重重的日韓關係再度緊張。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所謂“白色清單”,是日本政府製定的安全保障貿易友好對象國清單,日本出口商可以通過簡化手續向清單內所列國家出口高科技產品。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宣布從7月4日起,加強對三種材料向韓國出口的管製,而這直接影響到韓國企業能否繼續正常生產製造半導體芯片,據估算這又是一場價值千億美元的貿易管製。 由此,日本和韓國,也由科技爭端走向貿易爭端持續發酵的局麵。 為什麽這次日本對韓國下了狠手? 日本政府的此次宣戰,表麵來看是日本政府對韓國法院三菱重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征勞工並強製賠償韓國勞工的應對措施,深層次的出發點呢? 上圖是韓國依存度最高的十家日本企業,大多對應電子機器、精密機器、機械等行業。而從53家與韓國企業有業務往來的日本上市企業的銷售額來看,6成上市企業的主營業務都對應上述行業。 這些電子機器、精密機器、機械正對應了手機、超薄電視、汽車等工業品的基礎零部件,也就是說他們支撐起了三星、LG和現代汽車等韓國知名企業的不斷壯大。 簡單來說,日本做的是元件生意,而韓國做的是用日本元件來生產下遊產品的買賣。 而此次管控的氟化氫、氟化聚酰亞胺和感光劑光刻膠,正是韓國企業生產以半導體和OLED材料為代表的下遊產品所必須要的原材料,加強管製的終極目標顯而易見,一舉扼住韓國企業命門! 日韓科技爭端對中國利弊幾何? 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內存芯片廠商都在韓國,分別是三星和SK海力士,而日本加強管製的三種原材料,氟聚酰亞胺主要用於OLED麵板生產,光刻膠是半導體製造中的核心材料,氟化氫也是半導體工藝生產中的常用材料,用於蝕刻、清洗,去除半導體電路中不需要的部分。 前兩種材料全球範圍內,日本公司近乎形成壟斷格局。 對於韓國來說,隻有氟化氫更可能成為突破口。根據韓國貿易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至五月份韓國企業進口的氟化氫,46.3%來源於中國,43.9%來源於日本,中國台灣9.7%,印度0.1%。 在麵臨日本封鎖的基礎上,迫切需要尋找日本之外的供應來源迫在眉睫,這對於構成近50%氟化氫進口的中國提出更多需求。 據報道自日本7月1日宣布限製措施以來,三星公司已派遣高級管理人員前往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尋找替代供應商,已向中國西安的半導體工廠都下了大量訂單以獲得高純度氟化氫供應。 放眼全球的OLED麵板領域,韓國三星和LG也屬於行業龍頭,全球範圍內的主流手機、液晶電視、電腦屏幕很多采用的都是這兩家企業的產品。 但這兩年,中國OLED製造企業不甘落後,根據資料顯示,一家中國上市企業,其2019年一季度電視麵板出貨量和出貨麵積,都已經實現超越韓國企業,成為全球第一供貨商。 在日韓科技關係緊張的當下,中國企業加緊追趕腳步,相信有朝一日,中國OLED產品可以實現領先。 在生產全球化的今天,一件商品的生產往往需要多國協作參與完成,內存、OLED屏幕這類新科技產品正是國際分工的代表。 在中日韓三國之間就存在著一條生產全球化的產業鏈,日本將半導體和OLED的生產原材料(上遊)出口至韓國,韓國加工後將半導體和OLED產品(中遊)出口至中國,中國再加工成手機、電視等成品(下遊)銷往全世界各角落。 此次日本政府對韓國實施製裁,產業鏈中間環節遇到阻礙,中國企業所處的下遊很難不遭受波及。 中日韓自貿區,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被正式提出,一個由GDP排名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十一組成的自由貿易市場,這個市場有著近16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20%;這個市場2018年GDP總和接近美國GDP的99%,占全球GDP總額的23.5%。 一旦三國之間達成貿易協定,中日韓自貿區正式成立,這個大概率不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自貿區將對美元的霸權地位產生一定衝擊,也將對世界市場格局產生不小影響。 中日韓自貿區,2002年至今日,17年已經過去,而就在中日韓三方達成全麵提速談判共識之後,在今年4月10日-12日,三方還在日本東京舉行第15輪談判。 但是此次日韓科技摩擦的升級,使得剛剛向好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再次危在旦夕。 過去數十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日韓兩國兩隻手遮住半邊天,如今日韓科技摩擦升級,於中國產業界,危與機並存,唯有不斷增強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才能在這場科技戰爭中獨善其身。 免責聲明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司和作者無關。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如引用、刊發需注明出處為天顺娱乐投資集團,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